2025中国(杭州)国际生物医药数字化发展论坛暨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2025年6月11日-13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。
2024年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。政府工作报告中,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再次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部署领域。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药目录制定、中医药传承创新、生物制造培育及“人工智能+”等政策方向,旨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迈进。作为中国领先的一站式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究服务平台,美迪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通过五大实践路径赋能生物医药产业,助力行业创新升级。
首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将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,制定创新药目录,支持创新药发展。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优化价格体系,平衡企业研发回报与药品可及性,推动行业从低端仿制向高价值创新转型。
美迪西凭借其在新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,已搭建核酸、ADC、PROTAC、抗体、多肽、疫苗及细胞与基因治疗等一站式研发服务平台。截至2024年底,美迪西已助力28件ADC药物、1件PDC药物、5件PROTAC药物、1件核酸药物及34件抗体药物获批临床,展现了其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不俗实力。
其次报告又强调了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这告诉我们需要强化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融合,建立覆盖科研、生产、临床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,推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,实现产业规模与质量双突破。
美迪西在中药领域已搭建一站式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,覆盖药学研究、药效学、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等关键环节,助力客户精准筛选高潜力中药候选药物,加速其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,推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。
随后在报告中又提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,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。此点旨在要求我们整合监测预警、应急响应和基层防控资源,强化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研发的生物安全保障,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。
美迪西作为上海首家取得非人灵长类ABSL-2证书的机构,以及国内少有拥有BSL-2与ABSL-2双资质认证的CRO,具备针对包括普通级食蟹猴、猕猴以及SPF级大鼠、小鼠进行病原微生物研究的资质,涉及的病原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胞菌、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资质,可助力感染性疾病药物研发,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。
基于报告中提出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。扶持合成生物学、生物基材料等领域。旨在要求通过专项基金、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,加速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,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转化的全周期支持体系,抢占全球生物技术制高点。
美迪西合成生物学平台通过酶定向进化、mRNA展示技术等手段,助力小分子药物、小肽药物及小核酸药物的合成与筛选,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,助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。
最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。在此方面美迪西已将AI技术深度融入新药研发流程,搭建了AI药物发现服务平台,提供蛋白结构预测、化合物筛选等服务。通过与英矽智能、德睿医药等AI公司战略合作,美迪西已助力多款AI驱动药物获批临床,加速药物研发全流程智能化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