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中国(杭州)国际生物医药数字化发展论坛暨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2025年6月11日-13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。
提取高纯度和异质性线粒体新方法
发表期刊:《Mitochondrial Communications》
标题:Innovative methods for isolating highly purified mitochondria essential for biomedical studies
发表时间:2024年9月26日
研究者:南开大学李艳君副教授课题组
领域:细胞线粒体分离纯化
研究成果简介:
线粒体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,在不同组织、细胞类型和状态下表现出形态和组成上的差异。线粒体具有高度的动态性,能够在细胞中不断融合和分裂,实现线粒体之间的物质交换。动态的线粒体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细胞或亚细胞区域的代谢需求,实时调整结构和功能。 分离高纯度的线粒体或单个线粒体,并结合蛋白质组学、基因组学等分析方法,可以为线粒体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。然而,现有的线粒体分离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,例如依赖外源表达标签、成本高昂、操作复杂和纯度低等问题,阻碍了线粒体研究的深入开展。 南开大学李艳君副教授课题组发表的的方法学文章,介绍了两种新型线粒体分离方法,分别用于提取高纯度线粒体和分离异质性线粒体,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。 第一种方法利用TOMM20抗体偶联的磁珠进行高纯度线粒体分离。TOMM20是一种含量丰富的线粒体外膜蛋白。作者首先筛选了能够与体外系统中线粒体表面TOMM20结合的抗体,并将其与磁珠偶联。利用这种磁珠对从组织和细胞中粗提的线粒体进行进一步纯化。免疫印迹和MitoTracker染色结果表明,该方法分离得到的线粒体纯度极高,且结构完整。该方法具有不依赖外源表达蛋白、适用于多种动物组织和体外培养细胞、得率高、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,为内源性线粒体的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。 第二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异质性线粒体。该课题组之前发现了一种新型亚细胞结构线粒体相关蛋白聚集体(MAPA),该结构脱离于线粒体网络,大小与线粒体相当,含有线粒体蛋白、胞质泛素化蛋白和泛素结合蛋白p62,因此可以被线粒体蛋白和p62同时标记。文章描述了流式细胞仪分选的具体步骤和参数设置。分选后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,所得线粒体纯度极高,并且MAPA和线粒体组分之间几乎没有交叉污染。除了MAPA的分选外,该方法还可以根据荧光强度和尺寸大小分离出所需的线粒体亚群,结合后续的精准分析,对于研究异质性线粒体和特定线粒体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。